首页
中心介绍
中心日志
资讯传真
论文选萃
学术讲坛
科研诚信专栏
案例评介
学者追踪
法律汇编
中心介绍
中心简介
中心人员
机构设置
南湖快讯
中心成果
司法鉴定
鉴定所简介
执业证书
业务流程
专家团队
相关文件
联系我们
中心日志
新闻
公告
关注
资讯传真
国内资讯
域外传真
论文选萃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基础理论
著作权研究
商标权研究
专利权研究
其他知识产权研究
学术讲坛
读书时光
案例评介
学者追踪
法律汇编
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论文选粹
曹新明;杨绪东: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伦理探究
2019-12-15
摘要:
人工智能自动生成作品的能力逐渐增强,对以自然人作为创作者为伦理基础而构建的著作权制度构成挑战,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生成物与著作权保护价值的伦理冲突。人工智能生成物与自然人依靠自己的大脑创作的作品在表达形式上并无差异,两者的功能、用途基本一致。基于著作权制度是以自然人为本旨而构建的伦理规则体系,实难接纳人工智能作为作者而给予保护,否则会造成整个制度伦理及功用的倾覆。人工智能生成物本质上属于人类的投资行为,将其归属于以激励投资者为原则的著作权制度,在法律伦理上是十分契合的。而且,从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而言,将著作权授予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投资者更为恰当,这不仅可以保持既有制度伦理基础的稳固,而且可以激励人工智能生成产业的投资。
作 者: 曹新明 杨绪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来 源: 《知识产权》2019年第11期
声 明: 此站系非营利性学术网站,所有文章均为学术研究用途,如有任何权利问题,请直接与我们联系。鉴于版权保护之法律规定,此文章完整内容请参见中国知网。
相关文章:
版权内容过滤措施与用户隐私的利益冲突与平衡
[11-26]
论我国摄影作品保护期与国际版权条约的衔接——兼评《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第62条
[11-26]
文本与诠释的互动:回顾《著作权法》三十年的新视角
[09-25]
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属性及其类型
[07-28]
著作权归属意义上“可单独使用的作品”之界定与权利行使研究
[07-23]
视听作品画面与内容的二分思路
[07-23]
论平面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从“形象”与“图形”的区分视角
[07-23]
职务作品制度重构与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归属路径选择
[07-23]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体系构造与司法互动
[07-23]
著作权保护期限标准的审视与重构
[07-23]
鄂ICP备09005423号-2
Copyright? 2004-2010 ipr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7-88386157